第一次上手單眼相機的朋友,不免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拍攝後發現照片是模糊的,得出來的效果可能比手機更差。
操作相機攝影不外乎三點「人-機-物」,因此造成照片模糊的因素也不外乎這三點:
- 人:錯誤的手持相機姿勢,容易造成身體晃動、手震等因素,造成照片模糊。
- 機:即使相機架在腳架上,仍然會因為風大而晃動,另外在拍攝時也會因為失焦或淺景深的關係,造成照片模糊。
- 物:被攝物體或人物移動,尤其當高速移動的物體(如汽車、動物等),如果快門速度不夠快,仍然會拍到模糊的物體。
那我們該如何改善照片模糊呢?
安全快門
大部分的晃動都可以透過提高快門而獲得大大的改善,而不同焦距都有所謂的「安全快門」,意思是在某個焦距時,最低的快門速度,公式為「1/焦距」,例如使用70mm(焦距)的鏡頭拍攝,手持時快門一定要在1/70秒以上;使用200mm(焦距)的鏡頭拍攝,手持時快門一定要在1/200秒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手持相機會因人體呼吸等因素造成自然晃動,因此最低快門速度不建議低於1/50秒,或是刻意屏住呼吸,則可延長秒數。
調整光圈、ISO值
我們可以瞭解光圈、快門、ISO值之間的關係,而當快門受限時,則可以透過改變光圈、ISO值來提高快門速度。好比如快門速度1/50秒時畫面仍曝光不足,我們就可以提升ISO值/調整光圈數提高曝光。
善用三腳架
(素材:Pexels)
如果在光線不足下的環境,而主體不是快速移動的話,請使用三腳架拍攝,三腳架不但可以讓你的相片保持清晰,還能夠因不用遷就快門速度而提升ISO值,從而保持相片質素於最佳狀態!
對焦模式/拍攝習慣
(素材:Sony)
為免對焦點茖在非主體上,從而令主體模糊,我們可以把相機設為「單點對焦」,然後半按快門對焦,才移動相機作構圖。這樣相機便會鎖定對焦,直至完全按下快門為止。
以上幾點可以大大改善照片模糊機率,對於上述內容想要參與討論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喔~你的留言是我大大的動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