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攝影小白最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眼睛所看到的色調與相機拍出來的總會有些不一樣,那就是你的相機白平衡走味啦~今天這一片就來簡單說說什麼是白平衡(White Balance)
(圖片來源:網路)
白平衡 White Balance 簡稱WB,以字面翻則為「白色平衡的值」,主要用來還原物體原本的顏色,讓白色看起來是白色,還可以調節色溫,通常與色溫一併探討,像是黃光打在白T上,白T呈現黃色,透過調整白平衡,可以讓白T呈現為白色,白平衡在相機上用AWB表示,單位為K,K值越大,照片越黃,呈現暖色調;K值越小,照片越藍,呈現冷色調。
假設你在燭光下拍照。燭光很黃,色溫低(2000K)。如果不調整白平衡,照片就會偏黃。所以,你需要在相機的白平衡設置中,把色溫設定為2000K。這樣,相機就會知道你正在燭光下拍照,然後自動調整顏色,讓照片看起來就像在白光下拍的一樣。
同理,如果你在陽光下拍照。陽光很藍,色溫高(5500K-6500K)。如果不調整白平衡,照片就會偏藍。所以,你需要在相機的白平衡設置中,把色溫設定為5500K-6500K。這樣,相機就會知道你正在陽光下拍照,然後自動調整顏色,讓照片看起來就像在白光下拍的一樣。
常見的色溫有:
- 日蔭下 10,000 °K
- 陰天 6,500 ~ 7,500 °K
- 日光 5,500 °K
- 閃光燈泡 4,200 ~ 5,000 °K
- 攝影棚燈光 3,200 °K
- 鎢絲燈泡 2,700 ~ 3,200 °K
- 黎明、黃昏 2,000 ~ 3,000 °K
- 燭光 1900 °K
(圖片來源:網路)
在相機的白平衡選單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常見的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等選項,或是直接設定K值,挑選拍攝環境中白色的物體,可以是房間的床單、人物身上的白T,如果都沒有,也可以拿張白紙或面紙,接著調整色溫到白色物體呈現白色,就是正確的色溫了!
標準的白平衡能夠拍攝出當下所看見的景象,但是適當調整白平衡的話也可能拍出不一樣意境的照片喔~有同感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都怎樣調整白平衡~